广告
2022-08-05 14:24:02 来源: 编辑:曾秋华 点击数:1348次
[导读]衡量全球企业竞争力的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最新榜单在2022年8月3日揭榜,入榜的中国企业数量达到了145家,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成就。
衡量全球企业竞争力的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最新榜单在2022年8月3日揭榜,入榜的中国企业数量达到了145家,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成就。以房地产行业为例,连续上榜6年的碧桂园每年都有新突破,今年排名升至第138位,6年来排名累计上升了329位。与华为、阿里巴巴等企业一同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崛起于世界舞台的有力注脚。
企业发展的高度,不仅体现在企业实力与规模上,更体现在对社会责任的践行。作为500强企业,碧桂园在保持企业稳健经营的同时,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。
2022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最新榜单截图
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
长期以来,碧桂园不断积极探索扶贫机制,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开展精准扶贫。截至2021年12月31日,碧桂园创始人及集团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款超100亿元,助力全国16省57县超49万人脱贫。通过党建、教育、产业、就业等“4+X”帮扶举措,形成了一套可造血、可复制、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。
在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,碧桂园继续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事业,在原有“4+X”扶贫模式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坚持党建引领,聚焦五大振兴,帮助乡村落地能持续产生效益的若干产业模块,并以产业模块的效益反哺乡村公用事业的“1+5+N”乡村振兴模式,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碧桂园兴国县乡村振兴工作队获“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
结对帮扶 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
在江西,自2015年碧桂园与兴国县结对帮扶以来,已帮助304个帮扶村达4万人。“党建引领”一直作为碧桂园帮扶兴国县的重中之重,2021年7月13日,碧桂园兴国县乡村振兴项目部党支部挂牌成立,坚持将支部建在项目上,并利用党建的引领作用,振兴基层党组织。
期间,碧桂园积极联动各县乡村振兴局,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。利用数字化“红、黄、绿灯”对原深度贫困户、脱贫不稳定户共78户分级进行全面监测,推动脱贫不稳定户专项帮扶方案的全面落地,并于2021年荣获“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,碧桂园深度挖掘出一批经验丰富、能力出众的老党员、老支书,聘请他们担任德高望重的“老村长”,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力量。
同时,碧桂园以抓好关键少数、引领“绝大多数”的原则,积极开展村支书研学班,邀请驻村第一书记等人员走进高校,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,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履职水平,帮助他们提升自力更生、脱贫致富的精气神,并协助他们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上做好“领头羊”角色,切实达到“思想脱贫”的作用。
因地制宜 多产业发展齐收获
碧桂园集团主业的强劲发展,为更好地投入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,依托集团产业优势,不仅为兴国县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资金、技术、市场、合作渠道等支持,挖掘扶持了花卉苗木、优质水稻、蜂蜜等多种产业,还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,以红色旅游为基点,推动了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。
2021年碧桂园在兴国提供庭园种养专项资金29.793万元、公益岗就业专项资金29.52万元、免费开展了10场农业技术培训。重点帮扶脱贫不稳定户共78户345人。促进脱贫不稳定户人均增收近1740元。
2022 年上半年累计帮扶不稳定户 47 户124 人,坚决保障无返贫现象。振兴办在产业发展上还提出,推动特色产业升级发展,助力当地产业振兴。结合帮扶 县资源禀赋,通过导入优质资源、引进先进技术、提升品牌知名度、拓展销售渠道等形式,助力帮扶县特色产业持续发展。
村民正在采割蜂蜜
在兴国县的蜂蜜事业上,2021年碧桂园集团捐赠资金约200万元,在4个村建设1450群蜂13个蜂场。打造“蜂梦源”品牌,获得“四星级示范蜂场”称号。开发3款产品,产蜜4万斤,销售2.5万斤,村集体增收40万。同时,扶持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兴国鱼丝,通过鱼丝加工产业,加工和销售鱼丝4000斤,产值20万元。打造“匠丝”品牌,获得市级非遗称号,帮助村民改造4幢民房,增加8人就业,人均增收5000元。在乡村产业人才培育方面,举办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培养计划、粤桂协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等,推动实现乡村人才回流。2022 年 4 月启动第二期领头雁培训计划,近百名产业带头人和帮扶干部在线学习。乡村振兴工作有条不紊,样样强,样样精。
作为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,碧桂园集团将扶贫提升到主业高度,始终不忘反哺社会,投身乡村振兴事业,用实力、情怀等真正可穿越周期的力量来提高生产力,努力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的基因之中,助力城市建设发展!